每一粒种子,都蕴含着破土而上的力量。
谁给它阳光雨露?怎样哺育它茁壮成长?
以制度、平台为经,以仁爱、责任为纬,构筑起全员全方位全时段的帮扶体系。这是每一位资助工作者的光荣,更是使命。
——题记
毕业后第一次见到金生,是我和同事今年去杭州参加校友助学金续签仪式。得知我去他工作地出差,他执意一定要去火车站面见我,拗不过他,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其实,我也正想看看他这些年生活得怎么样,顺便和他叙叙旧。
初识金生, 是在新生报到的第一天。记得那天烈日当空,他黝黑的脸上却闪烁着坚毅的目光,略显褶皱的衬衫被汗水浸透,左手提着行李箱,右手拿着录取通知书,肩上背着鼓鼓的双肩包走到我跟前。我顺手递给他一瓶水,劝他先歇一歇。和他简单交流后得知他出生在赣州市一个偏远乡村的穷苦家庭,父亲早年因肝癌去世,母亲一人含辛茹苦把他带大,家里还有一妹妹在读高中。我向他详细介绍学校“四位一体”的资助政策和专业发展方向,安慰他不要担忧,现有的资助政策肯定可以帮助他完成学业,缓解困境。他听后倍感欣慰,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并表示自己以后立志要做一名药物研发人员,希望找到治疗肝癌的有效药物。我告诉他,只要努力,梦想一定会实现!学校就是他的第二个家,希望他在今后的日子里安心读书、刻苦专研,逐渐找寻到人生梦想的那一束光。
从无到有,他的形象在光和热的折射下慢慢高大起来。金生,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人。刚入学那会,他独来独往,默默无闻,没有一个好朋友,也不太愿意和同学接触。慢慢地,他憨厚老实的性格逐渐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喜爱,围绕在他身边的同学自然也就多了起来。记得2015年9月刚开学,我就收到一份来自赣州市于都县一个村民的感谢信,信上说某村民的妈妈在一个清晨去菜园摘菜时突发心梗,摔倒在地,不省人事,自己又常年在外务工。金生早上跑步时刚好看到老人的危险场景,立马拨打了120,并进行心肺复苏,救护车来后全程护送她去医院救治,最后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老人家及其子女甚为感动,写信到学校表扬金生的高尚品行。此后,在老师的提议下,金生在班上发起倡议,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专门参加学院的公益活动。因为大家都是真心喜欢公益才自愿加入的,所以做起事来高效、务实。不知不觉中,他带领团队成员收获了一项项来自各方的荣誉和嘉奖。
从有到好,他的梦想在汗水和泪水中变得愈加清晰。经过评选,金生一入学,便减免学费1000元,并获得4000元国家助学金。心底有了压舱石,他便一头扎进了书海,像消失了一般。听他室友说,平时在宿舍很难见到他人。每天大家还没起床,他就去操场跑步、读书了,无论刮风下雨,从未中断。等到晚上大家睡着了,他才悄悄摸着进屋睡觉。只有在课堂上和集体活动时能见着他活跃的身影。下半年评奖学金时,他的成绩在学院遥遥领先,因此获得了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为此,他欣喜万分,激动得热泪盈眶。奖金到账的那一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网上给他妈妈买了一件过年穿的棉袄、一双鞋子和他妈妈念念不忘的娘家米粉。
从好到优,他的能力在磨砺和坚持中更加突显。金生的班委阅历是从担任班级资助委员做起的。我每次找他了解身边同学的现状,他总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像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他总说:“老师,我原本以为我是班上最困难的那位,没想到还有比我困难百倍的,我们是患难兄妹,我要关爱他们,守护他们”。第二年,他成功竞选为学校自强社社长。那一年,他组建“红心”公益服务团队,带领同学们走进童心港湾、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把中医药文化、健康养生知识传授给大家;他带领同学们开展“善心”宿舍活动,把捐赠的衣服一件件洗晒干净后送给孤儿院、敬老院,矿泉水瓶变卖后寄给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购买书包;他发起“爱心”图书漂流活动,把同学们不用的书籍收集起来,在校园里传递和分享......经过一系列活动的历练,他已经可以高效且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大型公益活动。为此,我委托他代表团队到北京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现更名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组织的颁奖仪式,他载誉而归。
从优到强,他的人生在奋进和感激中变得多彩起来。生活的不幸使他早早地承受了本不该属于他那个年龄段的艰辛和沧桑,汗水、泪水浇铸着他的成长之路,折射出绚丽的光彩。记得2016年快放暑假时,正值考试季,偏偏这紧要关头他母亲因为常年在工地上干重体力活累垮了。那段时间他的心情是低落的、布满阴雨的,见他走路总是低着头,若有所思的样子。我询问情况后,给他办理了缓考,劝他回家先照顾母亲,安慰他不要过于担心,并迅速组织同学们在学校和朋友圈发起了募捐。等到一放假,我和班上几个班委就急匆匆赶赴他家。因为救治及时,她妈康复得还算可以。看到老师和同学们来了,他的眼睛里闪着感激之光。那晚,我们像极了一家人,畅谈着过往的经历,大家的心似乎紧紧连在一起。我鼓励他认真复习功课,同学们也主动提出给他线上补课。9月一开学,他恢复了往日的那股子拼劲,投入到他的“战斗”中去了,只是显得更加从容和自信。大四那年,经过不懈努力,他成功考上了中国药科大学的研究生,如愿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
金生告诉我,他现在已经是一家从事肿瘤药研发公司的创始人,在杭州已经成家立业,母亲身体健康,正帮他带着孩子,妹妹陪他在一起创业。听后,我甚感欣慰,明白他已经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成功逆袭为社会精英。
回首大学四年,金生深有感触地说道:“如果当初没有党和国家给予的物质帮扶、学校搭建的能力锻炼平台、老师同学们的精神激励和志同道合的团队,我就不会有源源不竭的学习和工作动力,锻炼不了“打不垮”的坚强意志,也不会有现在的我,是学校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扶了我,培养了我,激励了我,这是我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他得知我们到杭州出差是签订社会助学金协议时,他强烈要求加入基金会,给他捐赠爱心、支持母校事业发展的机会。我们欣然允诺,并答应把他的爱心一棒一棒传递给更多的贫困学子,成就无数个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初心与梦想!
资助办-赖运荣